top of page

防騙知識,免墮入職場陷阱

  • 作家相片: SJS SE
    SJS SE
  • 2023年12月7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騙案日趨嚴重、犯案手法層出不窮,較常見的騙案類型包括「投資騙案」和「求職騙案」。輔助就業會員求職時需提高警覺,要抱著小心謹慎的態度,小心騙徒騙取個人資料及金錢,建議多向個案社工或復康工作員交流及分享。


根據警務署數據,二零二三年一至五月,警方共接獲15 792宗詐騙案件,當中主要是網上騙案,共有11 700宗,佔整體騙案的74.6%,涉及金額達15.8億元。其中,「釣魚騙案」共有2 369宗,佔整體騙案的15%,涉及金額近五千萬元。騙徒會假冒銀行、電訊公司或公營機構等發送多為電話短訊的詐騙訊息給市民,以各種藉口套取市民的信用卡資料,如訛稱客戶的帳戶積分即將到期或以換領禮品為名等。當市民輸入信用卡資料後,該信用卡就會被盜用。


  除了「釣魚騙案」外,騙徒亦經常利用互聯網、社交媒體和電話等發送釣魚訊息接觸市民,常見的騙案類型包括「投資騙案」和「求職騙案」。二零二三年一至五月,警方共接獲1 243宗「網上投資騙案」,涉及金額達6.2億元;而「網上求職騙案」則有1820宗,涉及金額達3.7億元。騙徒在利用釣魚訊息接觸市民後,會根據市民的個人背景、經濟收入及心理狀況,編製出不同騙案劇情引市民步入陷阱。因此,任何年齡、教育背景及經濟水平的人士,均有可能成為騙案受害者。


什麼是網上求職騙案?

騙徒透過不同網上社交平台、討論區或即時通訊軟件,刊登招聘貼文吸引應徵人士,並以不同藉口誘騙他們繳交費用、保證金或其他款項,其後失去聯絡。


ree

ree

ree

 
 
 

留言


© 2025 St. James' Settlement. All rights reserved

殘疾人士輔助就業培訓

Supported Employment Training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(SET)

​聯絡我們及意見

電話:2835 4362   

傳真:3104 3638

地址:香港灣仔堅尼地道100號13樓

電郵:rs.vrs@sjs.org.hk 

bottom of page